乐文小说网 > 北美洲再造中华 > 第345章 菩毛人、鸣实人,放着别管即…

第345章 菩毛人、鸣实人,放着别管即…


  翌日,在从医州前往橡阳的水路之上,朱振燕与郑克殷在船舱中轻松地谈起天来,回忆起昨日南北双王于医州会谈的事。

  郑克殷给刘却提出了大量的实用建议,除了发展神学、种植葡萄、兴建新都城雅湄之外,郑克殷为了收敛锋芒,小心地在谈话中引导刘却讲出其对黑齿山区的扩张野心。

  原先各方势力组建湾北同盟,目的在于驱逐刘国轩军以确保地缘安全,战争结束之后,菩毛、鸣实等各番族自然也就各回各家了,一如湄凿国十二部想做的那样。

  但这就给刘却带来了很大的落差感——原本他以为整个湾北已经为他所用,结果却并非如此!

  也只有清湖部苗国人念着他们与湄凿国的同胞语言相似,颇感亲切,这才有一些人声称会在采子节后回到社中,劝说族人南迁。

  结果他们却鸽了,根本没来。或者他们是要来的,只是山路崎岖,搬迁困难,来得慢了些罢了。

  他们是要来还是不来,郑克殷不知道。

  朱振燕评论说:“我想,按刘却原本的预期,他大概以为战后他也能统治所有的菩毛人和鸣实人吧”

  郑克殷微笑道,“多半如此。但即使他对于这个结果感到恼怒,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湾北同盟能组建一次,也能组建第二次。如果刘却想用暴力手段征服黑齿国两族,甚至可能折戟其中,威风扫地。

  “还好刘却是个偏悲观和谨慎的人,即使心中不悦,也不会去做这么鲁莽的事。”

  按照郑克殷所掌握的情报,现在湄凿国有明人百余,湄凿部苗国人近三干,而若是清湖部苗国人最终迁入湄凿国,投入其麾下,那么还能增加小一干人,使湄凿国总人口达到四干。

  而菩毛、鸣实两族若是不考虑在战争中损失的丁壮,各部各社全部加到一起,可是能有高达两万的总人口!

  更加可怕的是,经历过战争的两族战士已经见识过马匹、铁器和铳炮,即使湄凿国拥有比他们略多一点的优势武器,两族战士却很大可能不会感到害怕,反而能以充足的人力和高昂的士气将湄凿入侵军吞噬殆尽。

  那么,要收化黑齿国两族,就需要相当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和成套的执行经验,是唯有扶桑殖民司才有的。靠着这些技巧和经验,殖民司完成了对澳龙人的统一,而之后郑克殷一行人抵达橡阳之后,也能看到收化内陆苗国人的非常有效的成果。

  不过郑克殷是要帮助刘却收化黑齿两族,还是反过来帮助菩毛人建立王国,他再逐步渗透、控制并最终吞并,他还没有想好。

  他与朱振燕说,这两种方案可以说各有好处。

  “帮刘却去收化菩毛、鸣实二族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暗中控制着的瀛洲湄凿国帮我们完成了收化百番的一部分重点工课,免去我们投入精力。

  “而帮助菩毛人建立王国,比如就叫黑齿国,我们则可以绕过湄凿国直接渗透到菩毛人中。

  “相比于前者,后者可能还更好操作一些,毕竟湄凿国目前还是太过弱小了,根本消化不了人口比自己多三四倍的菩毛人。”

  朱振燕提出了郑克殷觉得相当不错的建议,“或许,此事可以不急于一时?

  “我知道收化百番是阿殷你所提出的壮大扶桑的一贯策略,能越早完成自是越好。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说,既然菩毛族人多势众,一时难以消化,其实完全可以放着不管。

  “待到你期待湄凿国所建立的整套体系建立,湄凿国届时彻底依赖于我们青丘国,以及我们有可用的精力和人力了,再对黑齿山发动征服,为时也不晚。”

  阿燕说得不错。黑齿山沟壑众多,所产资源也不过黑曜石、煤炭和一些红铁之类的,不像嘉洲谷地有丰富的土地和黄金,对于瀛洲王朝而言并不是急于攻略的方向;

  加之菩毛、鸣实二族的语言并非属于佩努蒂语系,从蔡卓谷西征的经历来看,要对他们做充分的语言文化调查记录难度也很大,那还不如先放着。

  当然了,掌握了大量原世界线近现代历史资料的郑克殷知道还有一种办法来确保黑齿山两族友好并利用他们的人力:让湄凿国毕临平原上的葡萄种植园招募两族山民前来做工。

  这样除了能够让葡萄种植的规模迅速扩大,还能够在他们做工期间用烈儒教和汉语、苗国语加以教化,使他们对南方的文明之地心生向往,逐渐积累,终有一天会形成质变。

  既是如此,郑克殷便只做了简单的记录,晚些时候写成书信,通过沈瑞来交给刘却和余金声,具体能够执行得如何,则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造化了。

  巡视之旅到了橡阳之后,郑克殷带着妻子、随从上了岸,一时竟感觉此地一时拥挤不堪!

  这是因为蔡卓谷在这段时间里带着中军将士、先知门徒以及雇佣兵代表进入内陆,成功地将大部分平原部与北山部苗国人陆续迁了过来!

  而为了授予田地,橡阳州的垦殖范围迅速扩大,朝着东、北两个方向铺展开来;而其南侧隔水道相望的白杨岛也被大幅度地清理了土地。

  橡阳州衙门预计这里最终能够拥有多达七干口人,并且由于郑克殷的有意安排,届时明人、澳龙人、苗国人将会非常均匀,皆在两三干的规模。

  再加上汉番混居的格局,各族人为了互相沟通,将必然只能学习和使用官话。

  想到湄凿国那头既是发展缓慢,结合在橡阳所见,郑克殷便心中又生一计——

  要不允许湄凿国从橡阳吸引一些人迁去做工?

  可以想见,即使开放这样的政策,响应者恐怕也不会有多少,毕竟橡阳这儿比毕临平原还是要舒服一些。

  但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待到新来的苗国番民发现他们因缺乏农业经验逐渐失了地,为保生活,他们就会认为去湄凿国拿钱种葡萄,或许会是一条新的出路。

  更别说湄凿国的澹部苗国语和他们所讲的福部苗国语有一定相似性,学起来还算便利。

  再加上更晚一些时候,郑克殷还会对苗国人的最后两部生番中山部和南山部下手,有更多的新来番民,便也就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https://www.lwxs00.cc/1337/1337998/10957545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xs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xs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