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小先生请赐教 > 第七十二章 青玉案3

第七十二章 青玉案3


  鲁国公府?

  陈酿猛地一震。

  一个名字从他脑中飞快划过——赵廷兰!

  柳花渡口的计谋很是周密,一箭双雕,又不易察觉。这般行径,倒像极了扮猪吃虎的赵廷兰!

  宗室与金人勾结的言论,本就骇人听闻!

  偏偏赵廷兰,是那个最不起眼的宗室!所做之事,也多是骇人听闻的!

  况且,他一向以生意人自居。在汴京时,便广交胡人。陈酿在洛阳抓捕金人奸细那回,他也恰好在场。

  一切都太巧了!巧得天衣无缝!

  陈酿霎时打了个寒颤!

  前些日子,为知谢家境况,他翻看被俘北上的宗室、世家的记录。

  人人皆在,唯独缺了赵廷兰与谢菱夫妻二人。现下想来,确是蹊跷万分。

  陈酿僵直着背,额间落下一滴冷汗。

  想当年,七娘被郑明珍陷害,为替她脱困,陈酿曾亲口应下赵廷兰一个人情。

  柳花渡口之事若真与他有关,那个人情,倒不得不叫人毛骨悚然。

  七娘见陈酿久不言语,遂转头看向他,问道:

  “酿哥哥,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不对?”

  陈酿深吸一口气,安抚地笑了笑,只道:

  “没事,咱们抄书吧!”

  七娘很是听话地点点头,沾了沾墨,只一笔一划安心地写。

  因怕七娘费眼,屋中灯火照得很亮。可通篇抄罢,陈酿的字迹却有些歪歪扭扭,这是从不曾有过的。

  七娘只当他白日与赵明诚出谋划策,很是辛苦,故而握不住笔。

  她遂一把夺了陈酿的笔,道:

  “不许写了!既是白日劳累,也总该好生歇上一歇,犯不着夜夜陪着我的。”

  陈酿蓦地一怔,方回过神,只道:

  “无妨的。”

  他看了看自己誊抄的那篇,深蹙着眉,又道:

  “这篇是不能要了,我还是另抄一回吧!”

  说着便要去拿笔。

  七娘却将手猛地一缩,噘嘴道:

  “不行!”

  她瞪着他,用近乎命令的语气:

  “回去歇着!”

  陈酿正对着她,神情一旁愣然。这小妮子,竟也命令起他来?

  话虽如此,可他心头却蓦地升起一阵暖意。

  陈酿眼角含了笑,只道:

  “月色尚早,要睡也睡不着啊!”

  七娘闻言,倒是推开窗,将月色认真地看过一回。

  月朦胧,鸟朦胧,天边还伴着几点疏星。花影横斜,暗香浮动,是难得的夜色啊!

  七娘一时看呆了,只倚靠窗棂,托腮而立,久久不能自已。

  陈酿久不闻动静,回头看去,原是他被月色勾了去。

  这等清灵心思,也只她了!

  陈酿缓步行过去,轻声道:

  “咱们去院里步月吧!景致难得,那些文章非一日之事,明日誊抄也是一样。”

  七娘含笑颔首,二人遂出了房门。

  绕着院子走过一圈,陈酿又教浣花取了把伏羲式的桐木琴来。

  他自盘膝而坐,转眼已将琴放到自己腿上。

  “想听什么?”他问。

  七娘亦随他坐下,双手抱膝,偏头思索。

  “《广寒游》如何?”陈酿提议,“今夜月色极好,这支曲子倒也应景。”

  七娘却摇摇头:

  “太清冷了些。”

  陈酿方道:

  “若说热心热肠,《雉朝飞》倒是情真意切。”

  七娘一怔,依旧摇头:

  “此是无妻之曲。酿哥哥正当盛年,何故弹这个?不好!”

  她才说罢,心头却暗自下沉。一时想起许道萍,无端添了许多伤感。

  许姐姐已逝,故而,酿哥哥才要弹这无妻之曲么?

  陈酿也觉出气氛不对。他本无心之言,不想,却引得她多思多心的。

  二人皆不言语,默了许久。

  此时无风,月影花影俱是沉默。

  过了一阵子,陈酿又道:

  “不如,弹一曲《醉翁操》,欧阳修先生游山玩水,借景言情,倒也闲适。”

  七娘一时沉吟,叹了口气,道:

  “酿哥哥,还是弹《胡笳十八拍》吧!”

  陈酿微怔。

  方才说了许多,却不及她一语道来的《胡笳十八拍》应景。

  此曲为东汉末年的才女蔡琰所做。当年她被俘匈奴十二载,终得归汉。

  十二年间,她笔耕不辍,整理文书典籍。归汉之后,又作传世《悲愤诗》,文章华彩动情,男儿所不能及。

  故而,后世又称其为“文姬”。

  七娘提及此曲,一来,她如今正理典籍文章,当以蔡文姬为楷模。

  二来,蔡文姬既有归汉之日,自己的家人未必没有归汉之期。如此想着,聊作一番寄托。

  陈酿自然知她何意。

  他方道:

  “《胡笳十八拍》共十八章,今夜,我便一一与你奏来。”

  说罢,陈酿遂操弄丝弦。指法或挑或抹,娴熟又充满韵律。

  七娘缓缓闭上眼,听得很是入神。

  一弦一音,无不流入她的心底,在深处荡起涟漪。

  许是关于家人,许是关于世道。也许,还关于操琴之人。

  多年以后,七娘也极爱弹《胡笳十八拍》。

  不知,是否因着那夜月光清润如水,洒在花间叶间,一切都变得温柔起来,一切都变得充满希望。

  直教人忘了,他们此时正处在怎样的乱世!

  日子便这般一日日过去。

  根据刘十二的口供,江宁府也不停地追寻着商人的踪迹。

  只是,那商人便像是在宋境蒸发一般,半点消息也不闻。

  如此,只有一个可能,他早已离宋,如今已在金营!

  经了此事,赵明诚对江宁各渡口更加严防死守,稍有蹊跷,便立刻调查。

  一来二去,却也抓得几个扰乱船价的商人。

  不过,那都是唯利是图之辈,想着发几日国难财便罢,倒与金人无关。

  如此一来,此事又陷入僵局。

  政事虽不顺,赵明诚这几日却春风满面。

  倒不为别的,只因他夫人李清照就要抵达江宁。连带着他几大车的金石宝贝,可不是盼煞人也!

  李清照的船靠岸那日,陈酿与七娘亦跟去接了。

  只见她约莫四十余岁的年纪,一身风尘仆仆,气韵飒然。

  她身后自有仆从簇拥,行动间,倒不像寻常闺阁妇人。

  听说,李清照此行并无旁人相陪。十来箱的金石典籍,竟一件不差地运至江宁,不得不说是女中豪杰!

  赵明诚久不见她,心下颇是思念。他也不避人,只牵了李清照下车。

  一路之上,二人执手而行,有说有笑,丝毫不在乎路人的侧目。

  方至赵府,七娘才正式与李清照行过礼。

  她揭下帷帽,李清照亦细细看来,霎时怔了怔。


  (https://www.lwxs00.cc/22/22518/39532929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xs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xs00.cc